DB53∕T 1293-2024 红火蚁防控技术规程(云南省)
ID: |
9455447214564018856EACB428AAE16C |
文件大小(MB): |
1.59 |
页数: |
2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1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16 □B53,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53/T 1293—2024,红火蚁防控技术规程,2024 - 08 - 14 发布2024- 11 - 14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3/T 1 293—2024,、/ —1—,刖 百,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广东众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艳琼、退爱东、李燕、李向永、罗噪、陈福寿、赵雪晴、王德海、刘莹、张,红梅、王燕、伏成秀、韩忠良、谢志英、沈云峰、马娇、杨春震、李纯、周军、丁家盛、张浩,I,DB53/T 1 293—2024,红火蚁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红火蚁的识别与鉴定、虫情调查、防控要求、防控技术、防效及安全要求与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红火蚁的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980149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49部分:杀虫剂防治红火蚁,GB/T 20477红火蚁检疫鉴定方法,GB/T 23634红火蚁检疫规程,GB/T 23626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红火蚁 the red imported f i re ant,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属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属,是入侵我国的一种危险性有,害生物,32,蚁巢nest,红火蚁的居住场所,地上部分隆起成土丘状,由紧密(老巢)或松散(新巢)的土壤颗粒堆积形成,大小可变,内部为蜂窝状结构,地下部分是红火蚁繁殖、活动场所,4识别与鉴定,4.1 野外识别,4.1.1 识别特征,以工蚁、雌蚁及雄蚁的形态特征、蚁巢特点及行为特征进行识别,参见附录A,4.1.2 工蚁形态特征,体长约20mm.60mm,体色从红棕色至深棕色,体表略有光泽,腹部常棕褐色,颜色较深,腹末,有螫针,4.1.3 雌蚁形态特征,1,DB53/T 1293—2024,生殖雌蚁体长80 mm.10.0 mm,有翅,头及胸部棕褐色,腹部黑褐色,前胸背板显著隆起,头和,腹部较大,41.4雄蚁形态特征,有翅,体黑色,触角丝状,头较小,前胸背板显著隆起,腹部较小,41.5蚁巢特征,成熟蚁巢外部隆起呈土堆状,无明显出入口(其他种类蚂蚁的蚁巢具有明显出入口),内部呈蜂窝,状,41.6行为特征,蚁巢受到惊扰时,红火蚁会迅速侵宜建外矗*义中可看到体型大小不等的个体,2室内鉴定 /隰吗/夕、,42.1鉴定特征,以工蚁触角、头顶、唇基、侪展算《版咨密赳依据,雄蚁蚁的体色、形态、蚁巢和行,为特征作参考,按GB/T20477耳行鉴定,鉴M彳R网斗 士 *,42.2头 部形态特征跳//怅l,4 3触角形态特征[釜J 骷.,触角共10节,柄节最长,.节鼬2节由大辑状。I Til I,4.2.4 唇基形态特征 1段,、I曲f,唇基内缘中央有-明显齿、'F >,4.2.5 腹柄节形态特征,腹柄节2节。 V“X/ #,-L1,腹末有能反复萤刺的螫针,能释放毒酒4^,5虫情调查,51调查要求,按生境类型设调查点,未发生区以访问调查和踏查为主,发生区以步行踏查和诱饵诱集法为主,按,GB/T 23626开展调查,5.2 生境类型,虫情调查应覆盖以下生境:,a)农林区,包括苗圃、农田、果园、荒地、林地、牧草地等;,2,DB53/T 1 293—2024,b)居民生活区,包括草坪、绿化带、公园、道路、垃圾场、废品回收加工场等;,c)生态敏感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水库堤坝等,5.3 调查方法,53.1访问调查法,53.1.1访问当地居民10人以上,询问是否有被蚂蚁蜚伤人事件,是否看到地面有隆起的蚁巢,53.1.2对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可疑地点进行踏查核实,5.3.2踏查法,结合访问调查结果,在调查区域内检,观察有无新翻的细土,查看有无可疑外,533步行目视法,5.3.31采取步行目视法调查,5332 发生区内每种生境卞,覆盖整个调查区域,53, 33步行观察有无活,5.3.4诱饵诱集法,53.41采用诱饵诱集法,5342用新鲜的火腿肠,中,并固定在地面进行诱,5343发生区内每种生,距10 m,按线状放置,也口,53.4.4 放置 30 min 后,5.4分级标准,根据监测调查结果,按GB/T,6防控要求,6.1总体要求,记入见附录B表B1,放入专用或自制的监测(杯),样诱集瓶(杯),瓶(杯)间相,表 B2,成约1,块、木材和花盆底部以及杂物存放地等处,调查和工蚁数量调查,积约500 m2的区域,行走路线应,骸,6.1.1 未发生区强化检疫监管阻截,零星和新发生区立足扑灭,普遍发生区综合治理、持续控制,并,重点排查草坪、苗圃、公园、堤坝、道路、农田等区域,6.1.2 以监测数据为基础,根据发生区生态类型、生境类型和发生级别制定防控方案,防控方案包括,防治适期、防治次数、用药技术和防控效果评价,6.2不同生境类型的防控要求,不同生境类型的防控要求见表1,3,DB53/T 1293—2024,表1不同生……
……